![]() 一种便于维护的火力发电厂循环流化床用自动捅渣器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火力发电厂技术领域的一种便于维护的火力发电厂循环流化床用自动捅渣器,包括呈S型的排渣主管,所述排渣主管上连通设有两个捅渣管和两个排渣次管,单个所述捅渣管位于单个排渣次管的上方,两个所述捅渣管的顶端和位于所述排渣主管左端的排渣次管的底端均设有密封安装箱,所述密封安装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密封安装箱的内腔设有捅渣机构,两个所述排渣次管上均设有开关密封阀,所述排渣主管的底端设有缓冲冷渣室,所述缓冲冷渣室的左端设有排渣口,所述缓冲冷渣室的底端设有固定座,所述排渣主管的底端通过支撑架活动连接固定座,通过设置捅渣机构,有利于提高捅渣效率。 公开号:CN214332680U 申请号:CN202120177707.5U 申请日:2021-01-22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王栋;田晨 申请人:王栋; IPC主号:F23C10-24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火力发电厂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维护的火力发电厂循环流化床用自动捅渣器。 [n0002] 火力发电厂简称火电厂,是利用可燃物(例如煤)作为燃料生产电能的工厂,现地化火电厂由五个系统组成,其分别为燃烧系统、燃料系统、汽水系统、电气系统和控制系统,在上述系统中最主要的设备锅炉、汽轮机和发电机。 [n0003] 目前在循环流化床锅炉等锅炉设备工作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渣,需要经过人工进行看守捅渣,以免锅炉下渣管产生堵塞,但人工捅渣不仅工作效率不高,且容易被掉渣烫伤,具有安全隐患,为了能够提高排渣捅渣的工作效率,减少安全隐患,为此,我们提供一种便于维护的火力发电厂循环流化床用自动捅渣器。 [n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维护的火力发电厂循环流化床用自动捅渣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n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维护的火力发电厂循环流化床用自动捅渣器,包括呈S型的排渣主管,所述排渣主管上连通设有两个捅渣管和两个排渣次管,单个所述捅渣管位于单个排渣次管的上方,两个所述捅渣管的顶端和位于所述排渣主管左端的排渣次管的底端均设有密封安装箱,所述密封安装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密封安装箱的内腔设有捅渣机构,两个所述排渣次管上均设有开关密封阀,所述排渣主管的底端设有缓冲冷渣室,所述缓冲冷渣室的左端设有排渣口,所述缓冲冷渣室的底端设有固定座,所述排渣主管的底端设有膨胀节。 [n0006] 进一步地,所述捅渣机构包括活动连接于密封安装箱内腔顶端的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底部输出端滑动贯穿密封安装箱且延伸至排渣主管内腔,所述电动推杆底端连接有捅渣器,所述捅渣器为捅杆,所述捅杆上设有一组捅渣叶片。 [n0007] 进一步地,所述捅杆底端呈锥形,所述捅杆通过连接件活动连接电动推杆,所述捅渣叶片一组有三个且呈螺旋设置。 [n0008] 进一步地,位于所述排渣主管左端的捅渣管呈竖直向下状态,位于所述排渣主管右端的捅渣管呈左倾斜向下状态,位于所述排渣主管左端的排渣次管同样呈右倾斜向上状态,位于所述排渣主管右端的排渣次管呈竖直向下状态。 [n0009] 进一步地,所述排渣主管上设有锥形阀,所述锥形阀位于所述排渣主管上方靠近顶部的位置。 [n0010] 进一步地,所述捅渣管和排渣次管均与排渣主管一体成型,三个所述密封安装箱均通过连接件活动密封连接捅渣管。 [n0011] 进一步地,所述开关密封阀位于排渣主管与排渣次管的连接处。 [n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n0013] 1、通过设置捅渣机构,通过电动推杆推动捅杆在排渣管内进行向下运动,且由于捅杆底端呈锥形,可以对排渣主管内腔的废渣进行捅动,便于废渣顺利落入缓冲冷渣室中,通过设置捅渣叶片,有利于提高捅渣效率,且不需要人工进行捅渣工作,有利于减少安全隐患,通过连接件将密封安装箱与本装置进行活动连接,便于密封安装箱进行拆卸安装,从而方便对捅渣机构进行拆卸安装,提高使用效果。 [n0014] 2、通过设置排渣次管,可以在排渣主管产生问题时,通过排渣次管进行通渣工作,通过设置开关密封阀,便于控制排渣次管的开关,有利于提高本装置的使用效率,通过设置锥形阀,可以减少排渣主管在遇到高温废渣时产生膨胀再收缩的过程中的来回变换时产生的损害,有利于延长排渣主管的使用寿命。 [n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n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捅渣机构结构示意图; [n0017] 图中:1、排渣主管;2、捅渣管;3、排渣次管;4、密封安装箱;5、固定板;6、捅渣机构;61、电动推杆;62、捅杆;63、捅渣叶片;7、开关密封阀;8、缓冲冷渣室;9、排渣口;10、固定座;11、膨胀节;12、锥形阀。 [n0018]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n0019] 请参阅图1,一种便于维护的火力发电厂循环流化床用自动捅渣器,包括呈S型的排渣主管1,排渣主管1上连通设有两个捅渣管2和两个排渣次管3,单个捅渣管2位于单个排渣次管3的上方,两个捅渣管2的顶端和位于排渣主管1左端的排渣次管3的底端均设有密封安装箱4,密封安装箱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5,密封安装箱4的内腔设有捅渣机构6,两个排渣次管3上均设有开关密封阀7,排渣主管1的底端设有缓冲冷渣室8,缓冲冷渣室8的左端设有排渣口9,缓冲冷渣室8的底端设有固定座10,排渣主管1的底端设有膨胀节11。 [n0020] 请参阅图2,捅渣机构6包括活动连接于密封安装箱4内腔顶端的电动推杆61,电动推杆61的底部输出端滑动贯穿密封安装箱4且延伸至排渣主管1 内腔,电动推杆61底端连接有捅渣器,捅渣器为捅杆62,捅杆62上设有一组捅渣叶片63,捅杆62底端呈锥形,便于进行捅渣工作,捅杆62通过连接件活动连接电动推杆61,便于拆卸安装捅杆62,捅渣叶片63一组有三个且呈螺旋设置,有利于提高捅渣器的使用效率。 [n0021] 请参阅图1,位于排渣主管1左端的捅渣管2呈垂直向下状态,便于捅渣机构6进行捅渣工作,位于排渣主管1右端的捅渣管2呈左倾斜向下状态,位于排渣主管1左端的排渣次管3呈右倾斜向上状态,便于进行通渣工作,位于排渣主管1右端的排渣次管3呈竖直向下状态,排渣主管1上设有锥形阀12,锥形阀12位于排渣主管1靠近顶部的位置,捅渣管2和排渣次管3均与排渣主管1一体成型,三个密封安装箱4均通过连接件活动密封连接捅渣管2,便于拆卸安装密封安装箱4,开关密封阀7位于排渣主管1与排渣次管 3的连接处。 [n0022] 工作原理:工作时,将排渣主管1与锅炉的排渣口进行连接,并将捅渣机构6与外接电源进行连接,废渣通过排渣主管1顺势向下落入,通过膨胀节11可以减少高温的废渣对排渣主管1产生的损害,有利于延长排渣主管1 的使用寿命,通过启动电动推杆61,电动推杆61可以推动捅杆62进行向下运动,由于捅杆62底端呈锥形,且结合捅渣叶片63相互工作,有利于提高捅渣和通渣工作效率,当排渣主管1内部的废渣量过大,通过打开排渣次管3 上的开关密封阀7,从而打开排渣次管3进行排渣,且当排渣主管1产生问题时,可以关闭开关密封阀7对局部进行检查和维护,有利于提高使用效率,最后顺利排出的废渣集中到缓冲冷渣室8进行冷却处理,其中位于排渣主管1 左端的排渣次管3上的密封安装箱4在不用的时候可以拆下来,将密封阀7 关闭,用的时候将密封安装箱4安装上从而将捅渣机构6安装上,再打开密封阀7就能进行捅渣,平时的时候可以使用两个捅渣管2上的捅渣机构6进行捅渣工作。 [n0023]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权利要求:
Claims (7) [0001] 1.一种便于维护的火力发电厂循环流化床用自动捅渣器,包括呈S型的排渣主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渣主管(1)上连通设有两个捅渣管(2)和两个排渣次管(3),单个所述捅渣管(2)位于单个排渣次管(3)的上方,两个所述捅渣管(2)的顶端和位于所述排渣主管(1)左端的排渣次管(3)的底端均设有密封安装箱(4),所述密封安装箱(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5),所述密封安装箱(4)的内腔设有捅渣机构(6),两个所述排渣次管(3)上均设有开关密封阀(7),所述排渣主管(1)的底端设有缓冲冷渣室(8),所述缓冲冷渣室(8)的左端设有排渣口(9),所述缓冲冷渣室(8)的底端设有固定座(10),所述排渣主管(1)的底端设有膨胀节(11)。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维护的火力发电厂循环流化床用自动捅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捅渣机构(6)包括活动连接于密封安装箱(4)内腔顶端的电动推杆(61),所述电动推杆(61)的底部输出端滑动贯穿密封安装箱(4)且延伸至排渣主管(1)内腔,所述电动推杆(61)底端连接有捅渣器,所述捅渣器为捅杆(62),所述捅杆(62)上设有一组捅渣叶片(63)。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维护的火力发电厂循环流化床用自动捅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捅杆(62)底端呈锥形,所述捅杆(62)通过连接件活动连接电动推杆(61),所述捅渣叶片(63)一组有三个且呈螺旋设置。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维护的火力发电厂循环流化床用自动捅渣器,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排渣主管(1)左端的捅渣管(2)呈竖直向下状态,位于所述排渣主管(1)右端的捅渣管(2)呈左倾斜向下状态,位于所述排渣主管(1)左端的排渣次管(3)呈右倾斜向上状态,位于所述排渣主管(1)右端的排渣次管(3)呈竖直向下状态。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维护的火力发电厂循环流化床用自动捅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渣主管(1)上设有锥形阀(12),所述锥形阀(12)位于所述排渣主管(1)靠近顶部的位置。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维护的火力发电厂循环流化床用自动捅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捅渣管(2)和排渣次管(3)均与排渣主管(1)一体成型,三个所述密封安装箱(4)均通过连接件活动密封连接捅渣管(2)。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维护的火力发电厂循环流化床用自动捅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密封阀(7)位于排渣主管(1)与排渣次管(3)的连接处。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102042605B|2012-08-29|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分侧热清灰方法 CN214332680U|2021-10-01|一种便于维护的火力发电厂循环流化床用自动捅渣器 CN204187592U|2015-03-04|一种内置旁路调节阀的锅壳式余热锅炉 CN204008417U|2014-12-10|一种分段控温燃煤锅炉高温腐蚀与结渣特性试验装置 CN102444980A|2012-05-09|新型真空相变锅炉 CN203550188U|2014-04-16|智能型生物质燃料炉具 CN207471558U|2018-06-08|一种旋笛式声波吹灰装置 CN102174903A|2011-09-07|用汽轮机直接驱动烧结冷却风机的余热利用系统 CN205372509U|2016-07-06|一种生物质锅炉 CN205717182U|2016-11-23|循环流化床锅炉排灰装置 CN207407373U|2018-05-25|一种四角切圆锅炉燃烧器防焦风结构 CN212298915U|2021-01-05|一种电炉余热锅炉系统 CN201517090U|2010-06-30|可连续生产的秸秆燃气免除焦的工业气化机组 CN205061995U|2016-03-02|固定床造气炉五步制备惰性气体装置 CN101696360B|2010-11-03|可连续生产的秸秆燃气免除焦的工业气化机组 CN211372393U|2020-08-28|一种调节循环物料量的布置结构 CN212481341U|2021-02-05|解决风冷干式排渣机炉底进风问题的锅炉改良结构 CN201547807U|2010-08-11|前水冷大开式炉门 CN214307095U|2021-09-28|一种水冷下渣装置 CN207049895U|2018-02-27|多燃料四回程蒸汽锅炉 CN207975641U|2018-10-16|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排渣口装置 CN202813357U|2013-03-20|一种热解燃烧双床解决高钠煤燃烧沾污的系统 CN210951294U|2020-07-07|一种避免回风管处泄露的风水联合冷渣器回风系统 CN111664429A|2020-09-15|一种电炉余热锅炉系统 CN110848695B|2021-11-02|一种生物质气化燃烧器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177707.5U|CN214332680U|2021-01-22|2021-01-22|一种便于维护的火力发电厂循环流化床用自动捅渣器|CN202120177707.5U| CN214332680U|2021-01-22|2021-01-22|一种便于维护的火力发电厂循环流化床用自动捅渣器|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